河北省周易研究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著 > 易理研究 >
易理研究

有祭

作者:回峰 发布时间:2024-09-16 浏览次数:605

“有”字作为祭名见于《帛周易校释》一书。该作者为邓球先生。在该书《大有》卦中,邓球柏先生说“《大有》,卦名。本为祭祀。有,甲文常见,作”邓球柏先生接着引用了著名甲骨学者胡宣先生在《甲骨字集释》一书2263的一句话。胡先生说为武丁时常见祭名,当为侑之借字,或借为有。”邓、胡二位先生的意思就是在殷商时期,是一种祭的名称这个字释读为有。

用百度查“有”字,在周代的甲骨之中,“有”字有很种写法,一种是一个人举着手侧着身将某种东西奉送,这个字就是字。”的本字。在早期甲骨卜辞中,”仅作为”;在晚期辞中,则兼有”“佑””等意义。另一种写法就是等写法。不过,古文字学界对这个的辩认和解读,还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关于为何可以将甲骨下辞中的这类字释读为“有”字,学术界尚无定论。关于的本义,后文也将试作猜测。)

甲骨卜辞的释文中,关于“有祭“侑祭”的记录很多。在常芝先生《商代祭制度》一书附录“说文武帝”一文中,记录了两条卜辞。第一条是“乙丑卜,贞王其又于文武帝,其以羌其五人,正,王受又=。”第二条是“乙丑卜,[贞],[王]其又[于]武帝,三牢,正,[王受]又=。”常先生认为,“又”“”“正”都是祭名,祭的对象是商王文丁。两条卜辞中,一条是用五个羌人的人祭,一个是用牛羊猪等动物的牲祭。这也表明在商代时,人祭和牲祭是都是普遍的祭形式。

这两条卜辞的末尾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又”字之后都有一个小二。我认为这是刻辞的一种刻写习惯,同于后世在写相同的两个字时,后面的字以小=代替。辞中的这个“二”,大概就是代表“又”字。而又与有相通假,所以这个,也可以是“有”。常先生没有把直释为“有”字,或是出于治学严谨的原因,她对将字释为有字是持审慎态度的。但是依照百度的观点, 字释为“有”字是没有问题的,即持肉献。至于肉,既可以是人祭,也可以是祭。“王受又”可以理解为希望先王接受用我的祭品。也可以把“受”理解为帝辛,即商王,则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后代商王)受在此以又和有祭的形式祭祀先祖文丁。

载于《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的《卜辞所见滴水考》中,作者张兴照先生引用了一条甲骨“王其侑于滴,在右石燎,有雨。”“”通于”。“右石”或可以释为一个地名,即有一块地标性的大石头的地方,也可以释”为“又”,在右”可释为“又在”“燎”是燎。这段辞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商王在滴边举行”祭,然后又在一块巨石的附近举行祭,目的是为了雨。“侑”和“燎祭,果然下起了大雨。此条卜辞的祭名祭祀对象和祭祀目的,反映了商朝的王在盘庚迁殷后,即从黄河南迁到黄河北之后,对”河的祭已经形成了长态。(目前发现的晚商卜辞中”出现30余次。自1930年代以来,诸家对水的释甚多,其中占主流意见的是葛毅卿杨树达丁山等诸先生所持的“漳水”说。1950年代末,李学勤先生又提出沁说,1980年代郑杰祥又提出淇水说。三种观点有异,但是共同的一点就是漳河沁水淇水三河流,都是源于太行山南部,大体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自太行山经华北平原,流入渤海

在三皇五帝的早期文明时期,历史典籍中记载了很多以“有”字做为起始的词,如有巢、有虞,有氏、有缗氏、有蟜氏,有崇,有熊、有氏、有穷氏、有苏氏等等,还有“有苗等词语。现代人认为这是“词缀”,附着在动词名词词前,无实际意义。我认为“有”当为“有祭”之”有”,本义是肉奉献,是动词,引申为奉献和尊崇的对象,就是自己族部落或国家的祖先、图如巢、崇、熊、扈等。在居处之地将这个名称制成一些标志性的物品,或可称为族徽,而对外战的时候,又可以把这个名称张挂在旗帜上,一是区别敌我,二是聚人心。

《左传·僖二十一年》中记载了“有济”词。原“任、宿、颛臾,风姓也,实司太与有济之,以服事诸夏。”任,就是诸任。传说黄帝将自己的儿子阳赐姓为任,在济水两岸建立了任国也有任姓源于伏羲氏的说法。本文采用济水附近任姓源于黄帝轩辕氏的观点。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十个诸侯国,都是任姓的后裔,因此称为“诸“诸葛”的得名也于此)宿,属于国的附庸国,但是宿国亲。后来宋国掉了宿国,据传移民迁往南方定居,即今宿迁。句,男国家一说子爵。鲁僖的母亲成风就是句国的“公主”。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孔子说“夫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朱熹说“东蒙,山名。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地七百里之中。”大,亦皞、皞、太昊,即伏羲氏,传说中的青帝,春皇。济,即济水。杨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说“相传四国(即任宿颛臾为大之后,故主其祭”大是风的祖。对于大的祭祀属于祖祭,而非是山川祭。中的段话,是须句公主成风说给自己的儿子鲁僖公的。当时句已经被邾国吞并句国的国君逃到了鲁国,所以成风劝儿子母国复国。依上文对四国的简介,任国是任姓,颛臾是风姓,句和宿国也是风姓。所以成风所说任、宿颛臾都是风姓之后,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任国是任姓,而非风姓。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任国在祖先祭的时候,应该是祭祀轩辕氏,而不是伏羲氏。成风的目的不在于这四国是什么姓,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说明这四国无论是风姓还是任姓,不同于鲁国的姬姓。作为古老的东夷族后裔,他长期生活在这片士地,在周朝建国、封建诸侯之前的夏商时期,他们就在这里生活。其中任姓生活在水两岸,同时也负责对于济水的祭祀,而颛臾负责蒙山的祀,宿国句国以及颛臾这三个同为风的国家,负责大的祭记。这些传统鲁国有责任有义务让其保留。二是这四个国家都是鲁国的附庸国,是国中之国。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国的封地,曾是少昊(即大)的故地,本就是风姓聚集生活的地方。作为姬姓的主国,不能无视这些国家因为弱小而被食或吞,应当存亡续绝。鲁僖公也是鲁国的一位作为的君主。他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帮助句国君于公元前638年国。“有济”一词,《春秋左传注疏》杜预和达无注疏。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说“有济即济水,有为词头,犹有虞有之有,加字以成双音词。”词头即词缀,无实义。杨先生认为“有”字是无实的。而先周的甲骨卜辞中,“有”是有实在意义的。它是一种祀的名称。“有济”,很有可能是“有于济”的意思,同于前所举甲骨辞中的”。“有济”就是用手托举奉献肉,祭济水。

《尚·尧典》中有“四岳”。四岳是官,主持四岳的祭祀,为诸侯之长。也就是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就有对名山祭的风俗了。尚书·舜典》中,记载虞舜对四岳巡守,东到泰山,举行了“柴”。马融说“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柴祭同于燎祭,属于祭天仪式。今北京天坛圜丘的南侧有柴炉和燎炉概取南方为离主火,这些实物及明清的祭祀记录也证明了柴都属于祭天的祭名。但是祭燎的地点选择在名山,那么也不能绝对的说柴只是单纯的形式,也可以是说是山川祭的一种形式。前文甲骨辞中有在右石燎,有说明燎祭确是山川祭的一种形式,而目的之一就是求雨。

《尔雅·释水》载“江、河、淮、济为四。四发源注海也。”四渎即江水,河水,淮水,济水。唐代时,直到金明时期,都称淮河为东渎长江为南渎,黄河为西渎济水为北渎。虽然秦朝时赵佗即建立了南越国,统治了珠江流域,汉朝时马援收复岭南珠江流域而被封为伏波将军,至唐代时,珠江、辽河等大河也已纳入国家版图,但“四”的地位并未改动。远古时期,人们由于生产力低下,对于大江大河怀有敬畏之情,于是为河流臆造了河川之神,如河伯,洛水女神妃,湘水女神娥女英对他们进行祭祀。济水在四渎中,似乎名气最小,但它的地位为何岿然不动呢?《新唐书·奸臣列传上》载“帝(唐太宗)曰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何哉?(许敬宗)对曰渎之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商朝时期,商王亲祭《左传》“有济”的记载又证明至少不晚于周朝建立之时,就对济水进行祭祀,祭名为”。周朝建立之后,对于祭又有了更加严格的等级规定和制规定。如《·曲下》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祀,岁遍。诸侯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王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郑玄注曰人祭泰山,晋人祭河,是也。”秦汉之后的山川祭被予了更多的内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自平城迁都洛阳后,因为他自认为北魏在“五德终”中当承继水德,因此他对山川祭是格外重视。他曾作《祭济渎文》,其中有“沉璋璧之明物,冀牲洁以归寄”的语句。

明清之,皇帝是在北京先农坛举行祭祀山川神农诸神的仪式,祭山与祭水的流程也有所区别。《礼记·王制》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后汉书·刘翊传》载刘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百姓可以在山中樵采狩猎,可以在河湖之中捕鱼捉虾,挖藕采莲。清人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认为,之所以不分封名山大泽,原因是一则恐受封者专擅利而不与,一则恐其据险阻而易于负固所以自古以来,山之利,天下共享。而对于山川的祭祀,也都属于国家行为属于“神道设教”的重要内容。

在商代,对祖先的祭的祭名很多。商王朝有一种周制度,就是用翌、祭、彡、五种祀典对商朝的祖轮番和周而复始的祭祀,祭祀的祖上自上甲微下至商王的祖文丁,共计33位商王,还包括一部分王后。祖祭的祭名除此之外还有前文甲骨辞中的又、有、正,也都是祭名。在《商代周祭制度书中,常玉芝先生除了重点讲述上述五种用于周祭的典外,在其引用的甲骨辞中还有祊祭、福祭、夕祭等,不包括有祭在内,《商代周祭制度》一书中所的甲骨卜辞都是用于祖祭的。甲骨卜辞中用于山川祭的祭名很少有祭的形似乎是唯一的。它的产生代古,而从未中断。

商周时期,“说”也是一种祭礼(说读为悦)。上博简整理出的鲁邦大旱》一篇短文,记载了孔子对于鲁国发生大旱的看法和对策。《鲁邦大旱》原文为“鲁邦大旱,哀谓孔子子不为我图之?孔子答曰邦大旱,失诸刑与德乎?唯……’‘……之何哉孔子曰知说之事鬼也事鬼,服事鬼神。《论语·先进》载:“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墨子·尚贤中》载“又率天下之万民以尚尊天、事鬼,爱利万民,是故天鬼赏之。”孔子在《鲁邦大旱》一文中,对于事鬼之事态度开明,认为天旱时庶民甚至国君搞一些祭祀祈雨的活动也无可厚非。后代那些日趋狭隘的儒者,为了打造孔子的完美形象,就把如《鲁邦大旱》这些记录孔子对于事鬼态度略显暧昧的记录删除,只留下“焉能事鬼”这样义正词严的正面形象不知刑与德。如爱珪璧帛于山川正刑与(德)……若夫毋爱珪璧币帛于山川……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简文的大概意思是鲁国大旱,鲁哀公问孔子怎么。孔子说大概是刑法施行的尺度上掌握的不好,不能持守中道,而在实施德政方面,也就是为人民服务方面,还有亏欠。鲁哀说该怎办呢?孔子说,老百姓知道用说的这种形式来奉祀鬼神,山川求雨,但是不知道国家司法行政方面的得失。“说”字,简书整理者认为即《周礼·春·大祝》“六”之一的”,也就是说“说”是祭名。(关于“六祈”详见附录一)

墨子·爱下载:且不惟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说于上帝鬼神。”有学者说,《汤说》当是《汤誓》。实际上,《尚书·汤誓》中所载,是商汤征伐夏桀时的动员讲话,与《汤说》在文字上没有重合的地方。而且在《墨子·尚贤》一文中引用了《汤誓》一文,这说明在《墨子》一书中,《汤说》和《汤誓》是两篇截然不同的文章。文中言“汤说”,”是祭名,意思是汤加求的说祭祭祀。祠说”,祠是春天的祭祠说可以理解为春天求雨的祭祀形式。《淮南子·族训》中说“夫鬼神视之无形,听之无声,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雩兑而雨,卜筮而决事。”“”,《说文》:“夏祭,乐于帝,以甘雨也。《公羊传·桓公五年“大者何?旱祭也。”何休注“使童男八人舞而雨,故谓之雩。”“兑”,同“汤说”之说,即说祭兑祭。兑和说相假,兑祭即说祭。兑字义为悦,音当读为月。说祭是一种以求雨为目的的祭祀。

《甲骨文字典》中记录了兑字在甲骨卜辞中的写法,共引用了三条卜辞,六片甲骨,有兑字的六个样本。在容庚主编的《金文编》中,有兑字的三个样本,这九个样本与现代的兑字从字形上无异。在《甲骨文字典》中引用的一段甲骨辞为“叀辛兑伐。”鲁实先先生认为兑疑读为锐,锐伐即《诗经·大雅·大明》之肆伐。肆伐就是纵兵征伐的意思。我认为此处的兑,当为兑祭。在《商代周祭制度》一书中,有一版卜辞,内容为

甲寅卜,贞武乙宗,其牢?

丙午卜,贞武丁祊,其牢?

[癸]口卜,贞:祖甲[祊],[其]牢?

癸亥卜,贞母癸,叀羊?

还有一条卜辞为乙未卜,贞王宾武乙伐,亡尤?在第一版卜辞中,宗,祊都是祭名。卜辞的格式是先写被祭之人,然后是祭名,最后是祭品,如武、武丁、祖甲、母癸是被祭之人,宗、祊是祭名,牢,羊是祭品。(此版卜辞最后一条甲骨原图中同释文,在“母癸”后面没有刻写祭名,只有“叀羊”两个字。在其它甲骨中甚至出现“母癸”后面直接是“羊”字的现象。这大概是因为同版卜辞的祭名都是相同的,所以出现省文的现象。“母癸”后面,应有祊字。)后面一条卜辞也是如此,武乙是被祭之人,是祭名,伐是祭品(伐是在祭祀活动中砍掉人的头)。《甲骨文字典》中所引卜辞或是将缺文没有标注出来。商王名称中带有辛字的,有祖辛,有小辛,故卜辞中只有辛字,肯定是有缺文而未标注。在祭祀祖先时,既然有以“伐”作为祭品的实例,那么此条卜辞中的伐也可以理解为以人为祭品。那么在这位不能确定是祖辛还是小辛的商王与祭品之间的字,即兑字,或也可释为祭祀之名,即说祭。

《甲骨文字典》中引用的第二段甲骨卜辞被释读为“戊申卜马其先王兑从。”马或即祃字。《说文》释“祃”为“师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祃。”意即在驻军的地方祭祀。《诗经·大雅·皇矣》“是类是祃”。类和祃都是祭名。从,也可释为比。“马其先王”可以理解为“祃祭诸位先王”,从(或是比)可以理解为二人,兑为说祭。这句卜辞可以理解为在祃祭诸位先王的时候,用两个人牲举行说祭。另外,传说契的孙子相土发明了驾驭马匹的技术。《世本·作篇》载:“相土作乘马。”乘就是驾驭。驯服马匹让其为人所用,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大的发明。因此相土被尊称为“马社”,每年秋季对其祭祀。所以“马”在商朝也是一种祭名。

《甲骨文字典》中所引用的第三段卜辞为“……卜翌日戊王田大启。”田指田祖。《山海经·大荒北经》“叔均乃为田祖。《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启,本是开门的意思,引申为开拓疆土的意思。《韩非子·有度》:“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启又有开始义,古人把立春,立夏称为启。《左传·桓公五年》载“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其中的“启蛰而郊”,就是立春到惊蛰这期间举行郊祭。大启,就是大面积的开始春耕春种。王兑田,就是王说祭田祖的意思。在春耕之前说祭田祖,与“启蛰而郊”在时间上重合,目的上相同,都是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谷稔年丰。所以说祭田祖和郊祭是基本相同的祭典。《甲骨文字典》中所引三条卜辞中的兑字,或皆可释为说祭。

字的字形源于兑卦经卦的数卦象,兑字本义为悦,兑祭(说祭)即悦天之祭。对兑祭的理解可以根据其卦象有多种结果。依《说卦传》所列兑卦之象,如兑为泽,敬献的可以是酒;兑为羊,敬献的可以是牛羊猪等牺牲;兑为少女,敬献的可以是童男童女;为妾(即女奴隶),敬献的可以是人牲;兑为巫(即大祭司、部落首领、王),敬献的就可以是巫师,甚至是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以及汤以自己为牺牲求雨等。)鲁邦大旱中孔子所说的“珪璧币帛”也是奉献之物。所以兑祭的奉献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牺牲和人牲,或说都是肉食。有字在周朝时期出现后,就把以手持肉奉献上天或各种鬼神的兑祭和有祭统称为有祭,兑祭之名就逐渐被淘汰了。据《魏书·四之一》载:“泰常三年,为五精帝兆于四郊。侑祭黄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余四帝,各以四立之日。牲各用牛一,有司主之。”这说明北魏时期“有祭”还是载于祀典的。《旧唐书·礼仪四》载:“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镇星从祀。”这说明到了唐朝,“有祭”之名已经不再使用,祭黄帝唯称“祀”。自唐宋之后,“有祭”之名也已稀见于祀典。(当然,“有祭”的形式和要求都将在《易经》《大有卦》中保存并将通过《易经》永远的传承下去。)

有祭和祭(即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有祭和兑祭际是相同的祭,形式相同,内相同,目的相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它的名称有所不同。甲骨文的字,虽然本义是右,即右手或右臂,但也可以解读为一个站立的人,前倾着身体,用手托举着东西向上天奉献的样子,虔诚且敬。而甲骨文中的等被认为读为“有”的字,好象是由侧身变成正身,双手举过头顶,托举着某些东西。金文中就在侧 字旁加上肉字表示手持肉,这就与现代的“有”字完全相同了。金文编中的有字,都是以手持肉的字形。但是等五字在金文中就罕见了。把这些在甲骨卜辞中的释为“有”的或者也可以释读为“兑”,原因是这些字的字形与卦兑的卦象相似,与兑的字形也相似。现代经卦兑卦的卦象是写作,但是在商代时期,象都是数卦的形式(见张政论易从稿李零编那么”字的下面一横,即一,中间的一竖,也是一,最上面的两个象枝杈的数字,是倒写的六或八数为阳,偶数为阴,这自下而上分别是阳,阳、阴,为兑卦的卦象。在甲骨辞中所记载的数字卦中,如果是一一六或一八组成的兑卦,都是写为  ,也就是上面为)或 ,而下面的两个一都是横写。而字之所以把中间的“一”竖写,目的一是与卦的卦象有所区别,以防误读为三个数字,二是表示这个图形虽然在内涵上与卦卦象相同,但是又有所区别,就是这个图形不仅是一个,更表是一个字,即表示兑卦卦象的字。卦象的阴阳是互相分离的,而的阴阳是相交的,是互相连结成一个整体的如附录三文中工字中间竖写的一。这些字中,字与兑字在外形上相似度最高,而这三个字,只不过是把六字或八字更夸张了一些。也就是说,兑字的字源或有二,一是如甲骨文字典中所列的与现代兑字无异的象形字。二是源于八经卦兑卦的数字卦象。如同甲骨文水(坎为水)字 为坎卦卦象,战国时的火字为离卦卦象,两竖为一为阳,中间为字,为阴。甲骨文网字也为离卦卦象(中间很多为阴,两侧为阳。《帛书周易》称《离卦》为《罗卦》。罗字甲骨文的上部为网,下部为鸟。《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祭和有祭(商代甲骨卜辞中并存。到了周朝,”字出现之后,兑祭说祭也仅见于《周·春官·大祝》以及《鲁邦大旱》的竹简了,现实的兑祭、说祭的祭记案例不见于记载。唐朝之后,有祭之名也罕见于祀典。但这并不能说明兑祭有祭就此声匿迹了,实际上,它只是换了一个名字,一个比兑祭、有祭更让我们熟知的名字依然鲜活的存于中国渊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伴随着几千年来我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

 

附录一 “汤说”到“说汤”。关于商汤祈雨的故事,典籍中多有记载。除《墨子·兼爱下》之外,还有《论语》《荀子·大略》《吕氏春秋·顺民》《淮南子》《搜神记》等。其中前文已录《墨子·兼爱》中商汤在说祭(也即兑祭)时的祷辞。其中的汤说和祠说之说,都是祭名,同于《鲁邦大旱》之中的说祭。在《吕氏春秋·顺民》中,在介绍汤祷祈雨的故事中,又加入了进行说祭的地点,即桑林(在今河南夏邑县);对自己这个人牲的处理,即剪发缚手,又说了商汤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民乃甚说”,也就是说商汤的这种作为大得民心,二是求雨的结果,就是“雨乃大至”《吕氏春秋》中虽然对于商汤祈雨的过程描绘的更为细致,但是并没有说商汤祭祀的祭名。文中“民乃甚说”,或是墨家门徒在参与编撰《吕览》时将《墨子》一书中的说祭,理解为了喜悦,把祭名理解为了心情喜悦。《淮南子·主术训》载:“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刘安在此又说了汤时大旱的程度。《搜神记·商汤祷雨》中干宝又说因为七年大旱而导致“洛水竭”,也就是洛水都干涸了。从《吕氏春秋》《淮南子》和《搜神记》的这些晚于《墨子》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两个变化,一是对商汤祈雨的故事进行了从时间、地点、程度、结果等方面的丰富,所谓的“添枝加叶,穿衣戴帽”,二是对“说”字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从说祭变化到喜悦。

在《墨子·尚贤》中载“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臣是奴隶的意思),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中虽说伊挚曾经是个厨师,但没有说以厨师之道为比喻对商汤进言的事情。《孟子·万章上》载“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这句话说明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就有了伊尹用厨师之道对商汤进言的传说了。而孟子对此是不相信的,他不相信以伊尹之贤会以割烹之小道进言于商汤。“要”字赵岐注曰“干”,《史记·殷本纪》载“伊尹名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干,同于《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的干。干是追求的意思,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要,平声。要,求也。”接着朱熹也引用了《史记·殷本纪》中关于伊尹欲以滋味“说汤”的记录,并说“盖战国时有为此说者”也就是说司马迁、赵岐、朱熹都认为“要”当释为干求。实际上,孟子在其原文中已经将“要”是何义说得很清楚。孟子说“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孟子说“就汤而说之”,“之”就指商汤,“说之”就是“说汤”,而“要汤”同样是“说汤”的意思。伊尹不是只想考个公务员,他的理想是通过商汤之手实现自己拯救和匡正世界的理想,如后世管仲、诸葛亮。“要”之所以同于“说”,是因为要字本义为腰。人类自有文明始,穿衣时于腰部要束绳束带,对衣裳进行约束,所以腰同约,而音或读为约束之约,或读为要求之要,均可。《论语·宪问》“虽不要君,吾不信也。”此处要即约义。而乐字也有“要”和“月”的读音,说也有“月”的读音,所以要字与乐、说音近,因为音近而讹,“说汤”就变成了“要汤”了。孟子中的“要”字,同“说”(说字读音可为“睡”,可为“朔平声”),释为游说、言说、进言、劝谏。孟子并不反对伊尹“要汤”。他所否定的是“要汤”的形式。他主观的认为象伊尹这样的世历五王的贤相,怎么会以庖厨之道向商王大乙进言呢?孟子在《万章》篇中,对于舜、禹、伊尹、百里奚等人极尽美化之能事(类似于现代手机中的美颜,不能有痦子,不能有皱纹)难怪封建王朝几千年以孟子为亚圣。

《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成书时间,又晚于《孟子》。在本篇文章中,墨家(有学者说这篇是道家学说,也有说是小说家学说。本文第一段末有“得贤”的语句,是整篇文章的主旨。道家主张自然平衡,阴阳调和,既不推崇此,也不推崇彼,不会有本末之说。至于小说家,是东汉时候《汉书·艺文志》中才出现的概念,而在《吕氏春秋》编撰之时,众多编者应当已经各有各自的门第渊源。“本在得贤”,与墨家提倡的“尚贤”同义。故笔者将其归为墨家学派)弟子在知道儒家孟子学派已有否定“要汤”的言论后,仍然勇于将这个历史传说讲述出来,不讳言孟子所谓的“枉己”“辱己”之论。(这就是儒家以士为主和墨家以普通民众为主的区别。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儒生来自上层或中层阶级,(墨家的)侠则更多来自下层阶级。”儒家强调君子远庖厨,赞扬孟母三迁远离商人云集的市场和经常举行葬礼的丧仪之地,而墨家的追随者,或者就是那些屠狗百工之人。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他们可能会不惜枉已辱己,不以从事百工为耻。)在《本味》篇中载:“汤得伊尹,……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史记·殷本纪》载的“说汤”,概源于《本味》篇中的“说汤”,“说汤”一词也始见于《本味》篇。说字的意思,为游说、言说、进言、劝谏。“要”字与多字为对文,义为“少”,即约,简约,与《孟子·万章上》中的“要”意思有所区别。

“汤说”到“说汤”,说字的意思共有三个,一是祭名,可称为说祭,也可称为兑祭。二是喜悦的意思。(悦字不见于《说文解字》,是后造之字。先秦表示喜悦的悦字,都为说字。如《周易·益卦·彖传》“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三是言说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说字的注解为“说,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许慎是把“说释”作为本义。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从》一书中认为这大概是错误的。杨先生认为“谈说”才是“造文之始义”,也就是最初的意思。“说释”,杨先生认为即“悦怿”,欢乐,愉快,即喜悦之义。许慎认为喜悦是说的最初之义,而杨树达先生认为谈说才是说的最初之义。杨先生共找了四个依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引用《周礼·春官·大祝》载“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五曰攻,六曰说。”郑众注“攻说则以辞责之。攻如其鸣鼓然。董仲舒《救日食祝》曰‘炤炤大明,瀸灭无光。奈何以阴侵阳,以卑侵尊?’是之谓说也。”郑司农将攻、说当作祭名,这是无疑的。但是他认为“说祭”就是用言语向受祭的对象表达不满,甚至是出言责备。这样的解释就有些不准确了。观《汤说》全文,商汤没有一点对于上天的责备,反而是自责有罪。陕北的《祈雨调》,祷文为“龙王救万民,清风细雨救万民。天旱了,着火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祈雨之人翻来覆去的念这些祷文,没有责备的意思。说祭就是以奉献悦天之祭。有求于上天和鬼神,目的是祈求“天鬼赏之”。这时候还敢公然责备对方,这不是祈求的样子。董仲舒的“祝文”是站在强者的位置上责备弱者,而不是弱者责备强者。董子的祝文不过是狐假虎威。古代有商王武乙、宋康王“射天”的记载,近代有军阀张氏用大炮轰天,这都是对上天毫无一点敬畏之情了。郑司农的注解是有问题的,从而杨树达先生的观点也就根基不稳了。《说文解字》中去注解每个字时,多数在一开始会说此字“从某某声”,但在注“说”字时却是说“从言兑。”许慎的意思是“说”这个字,它的含义又来源于言,又来源于兑,可以说言和兑都是说字的义源,这才是公允的。那么兑字的义源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兑的义源来源于《周易》八经卦的兑卦。兑卦象可以表示很多含义,这都可以从兑字所衍生的字中有所体现,如悦、阅、税、脱、说、锐、蜕、棁、帨、敚等字。

 

附录二 甲骨卜辞“王其侑于滴,在右石燎,有雨”由于资料所限我未能有幸见此卜辞的拓本。概“侑”字在甲骨上的原字也为等字形,既可读为有,或可读为兑。

 

附录三 经卦坎卦与工字的关系。坎字《说文解字》释为“陷也,险也”欠土为坎,平地上某些地方的土石有所欠缺,形成了坑穴沟谷,使土地不平坦,不平整,这就是坎字的本义。坑中可能没有水,也可能有水。百度没有说明坎字出现的最早时期,也没有说明甲文中是否有坎字。《帛书周易》记《坎》卦为《习赣》卦。习为数飞义,“习赣”之习,取数义(数音硕),屡次的意思。“习赣”就是“赣”在“习赣”卦中出现了两次,也就是“赣”即是经卦坎卦。赣字读为干,与坎音近,又读为“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而在很多典籍中,都把子贡写为子赣(《帛书周易》《要》篇中子贡作子贡,《缪和》篇中子贡作子赣。《鲁邦大旱》中子贡作子赣。南唐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其中写道:“端木赐,字子赣也。”现代传本典籍中子赣稀见,是因为后代简写所致),赣和贡字通假。赣字本义是奉献玉璋的意思。贡字甲文也不载,始见于战国文字。贡字的本义指进贡进献,兼指上对下的赐予和下对上的贡献。而在甲骨文中,工字的写法是“”“工”“”,而到了周代,工字又写成了下底肥粗的“”的形状,再后来简化成上横下横一边粗细。甲文和周代的这些个写法,说明工字的本义就是贡,或向上天贡献,即或祈求上天给下民以赐予,即。(古人的字就是对自己名的一种注解,如诸葛亮字孔明,李白字太白。端木赐,字子贡,贡和赐同义。)工字从字形上看,与经卦坎卦的卦象极为相似。卦象中间为阳爻,工字中间为竖写的一,既可以理解为阳爻,也可以理解为它是负责连接的。依照现在坎卦象和工字的写法,好像坎卦象上下为阴为虚,而工字上下为一为实。实际上,这是坎象与工字现代的写法。在甲骨时期,坎卦数字卦的上下都是六或八即,而工字的上下也是弧形或是一头大一头小(如上)。《说卦传》“坎为水也”。水指河流,水字的象形写法,就是坎象翻转90度。工字或为经卦坎卦的数字卦写法的演变,本义或为河流,引申为陷险,进而又引申为以人力对河流这种自然之象存在的危险进行因应,或是贡献祈祷,或是以人力(即现代所说的工作、劳动)去彻底解除这种危险,如疏浚河流、加固堤岸、制造舟筏、建造桥梁(如马齿桥)。

《尚书》开篇的《尧典》中就记载,当尧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说明在尧帝之时,洪水滔天,万民不安。当时尧帝已经年老,执政已多年,已不能去抗洪一线亲自指挥了,于是他让大臣们推荐可用之材。驩兜说共工在面对洪灾的过程中表现的不错。但是尧没有同意,而是启用鲧,让鲧去试练一下。其中的共工,不是指的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当时的一个职位、官职。工为水,共字在甲骨文中的意思是双手捧器供奉。共工的意思,就是国家负责对河流进行祭祀的官职。进而也可以说是负责水务,旱则祈雨,涝则抗洪,既祈求上天的佑助,也不荒废人力对于水早的抗争。驩兜说共工表现不错,可能是这位共工在祭祀工作中做周到细致,祭礼周备,祭品丰鲜,但是在与洪水的抗争中无所建树,华而不实。《说卦传》说:“劳乎坎。”劳乎坎即劳乎水。为了解决和克服涉及水的旱涝问题和困难,只有依靠辛苦的劳作才能解决。但是面对巨大的天灾时,人力是有所不及的。共工和鲧在治理洪水中,都可以说是劳而无功。《史记·夏本记》载大禹治水的辛劳场面“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音敲。今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滩涂上采挖海鲜仍用此物在滩涂上移动),山行乘檋(音居。据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此字《吕氏春秋》《汉书·沟洫志》《史记·河渠书》所载各异。山行所乘,大概就是今天的滑杆一类)。”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除了人力之外,或许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河道变得稳定,老百姓也采取了类似“异地搬迁”的方法,从低洼卑湿之地迁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而共工和鲧最终的命运则是被流放。《尚书·舜典》中说“流共工于幽州。”此时还是帝尧主政,他这是在为舜帝的继位扫清障碍。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位被流放的共工叫什么名字。舜帝继位后,又让一名叫作垂的大臣任共工。《归藏易》中记载“共工人面、蛇身,朱发。”这说明共工的职责类似于巫师,他在祭河求雨的时候要打扮一番。舜之时,垂和禹共同负责水务,只不过垂大概只是负责祭祀,而禹则负责治水,可以说是双管齐下。《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意即共工这个职务,就是以水为名的,共工,即共水。尧帝将这个不知名的共工流放于幽州,一方面说明他劳而无功,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罪不至死。幽州,或为冀州之北,或即冀州(宋《太平寰宇记》载:“禹贡冀兖二州,虞舜及周为幽州之地。”)。八卦方位北方为坎为水,将共工流于北方,也说明了共工与水的关系。

22024年9月10日


(回峰:沧州市周易研究会会员,电话13230799578)

2024年9月4日